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尘封的记忆~山西忻县义井公社曹家庄大队插队知青

————— 2018-09-06 —————

wsp 15:39


尘封的记忆


~山西忻县义井公社曹家庄大队插队知青

MERMER2MERME

2018/08/17 阅读 3215


    面对着一张张年代久远的老照片,又穿越到不堪回首的蹉跎年代。一张张年轻幼稚的脸,青春洋溢,美丽惊艳,看不到有丝毫忧虑、畏惧和颓唐,反倒是一脸的阳光,充满着对境遇的抗争;对光明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对命运的期待!这就是当年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的知青一代。难以忘怀的知青岁月,随着时代的变迁渐行渐远,但留在心中的记忆永在!   

    五十年前,公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二日,随着一声令人心碎的呜咽长鸣,一趟满载北京学生的西去专列,把一批无书可读、无路可走的中学生卷进时代的洪流,发往山西忻县,送到穷乡僻壤,继而9女8男共17位青少年来到了盐碱地上的一个小村子——义井公社曹家庄。至此,具有相同境遇和经历的,甚至还有连初中、小学都没有读完的青少年却拥有了一个无法忘怀的身份和沉重苦涩的名称——知青,并以这样一个令人困惑和无奈的代码开始步入人生和社会。   

    曹家庄知青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来自北京的6所学校,除了老三届,还有69、70届,准确地讲是老三届小学——一个萍水相逢、临时拼凑的集体。从此,这些不期而遇、素不相识的青年在曹家庄开始了集体生活。年纪轻轻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从此压在了这些知青略显稚嫩的双肩,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枯燥繁重的农村劳动。          艰苦的生活,单调的劳作,心理的压力、思想的包袱、精神的枷锁,迷茫的前景,比这些更可怕的是内心深处的压抑、困惑、惆怅、无奈、徬徨和痛苦。多少次合上书卷后的无言叹息,多少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苦苦追问、苦苦寻觅,希望在哪里?出路在哪里?前途在哪里?   

    到了这里,才真正懂得什么叫贫寒和苦难,在这个穷的连地富成分都没有的小村庄,每天农活干到崩溃也不过几毛钱,除了婚丧嫁娶和春节,常年见不到白面、肉类及任何荤腥。每到春天,家家户户开始断炊只能借粮,年复一年、寅吃卯粮,麻木知足,除了猪肉炖粉条,没有任何未来和理想。我们每个人都明白,必须要以最宽广的胸怀,最大的奉献,来精心建设我们的生存家园,营造荒唐年代的精神绿洲,以抱团取暖,度过无比困苦的年代。我们在知青院内开始平地、搭建、打井、养猪、喂狗、种菜、植树,大家共饮一井水、共吃一锅饭,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艰苦而向上的集体生活,温润成丝丝暖意,沁人心扉,支撑着我们暂时忘掉那些忧郁和不快。   

    这个以老三届高中为主导的群体,尽管也在痛苦中煎熬,前途无望、人生渺茫,但没有妄自菲薄,自惭形秽,怨天尤人,沮丧沉沦。相反,始终坚持耕读不断。在这里我们既读过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的国外名篇,也读过静静地顿河、伊尔绍夫兄弟等当代作品。既读过史记、古文观止等古典名著,也读过中国史稿、中国文学史等大部头文献。一切文明向上的优美事物,都会引起我们发自内心的欢欣鼓舞。大量的书籍,浓郁的风气,埋头的苦读,静心的思考,经过相互浸润和影响,促进了人的启蒙和升华,使我们更加善于思考,随时准备应对未来的不定人生。   

    知青岁月荒废了最佳的学习年代,挥霍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成为一生中的无法逾越的短板和缺憾。在精神压抑、文化蛮荒的严酷环境里,我们也能找到愉悦自己、排遣苦闷的方式和方法。知青点不仅经常洋溢着着手风琴悠扬的旋律和发自内心的歌声,还能通过自制的简陋音响来播放老唱片。可以欣赏艾格蒙特序曲、贝五、老柴的天鹅湖和悲怆等。乐曲和歌声传播了美好;驱散了风寒;宣泄了苦闷;穿透了黑暗,在广袤的田野久久飘荡,几许悲壮,几许凄婉。         

    我们也曾骑行数百公里,或往返于北京,凭吊祖国的大好河山;或蜿蜒于山间平原,瞻仰山西的文化遗产。即便50年后的今天来看,仍属了不起的伟大壮举。而作为远离家乡的北京知青,只能以自我救赎的各种方式和色彩斑斓的生活经历,来淡化精神痛苦,减轻农作劳累,缓解心理负担,开拓脑洞和眼光,坚忍不拔地营造自己的精神支柱,以慰藉和温暖痛苦而不甘的心灵。   50年后的今天,随时间和风雨的侵蚀,人已苍老,屋已坍塌,有人已先我们而去。抚摸着知青家园的残垣断壁,内心在默默呼唤,我们的青春足迹和百味人生就在这里!这些特殊年代的历史印记,再一次展示了生命的坚强与力量。它似乎在向我们诉说,再恶劣的环境,生命也要成长;再贫瘠的土地,花儿也要绽放。面对仅存的斑驳遗迹,几许留恋,几许遗憾。但瞬间恍然——也罢!这段被插队的苦难经历,这段极有可能被人遗忘的历史,没就没了,灭就灭了,生活不过如此,生活就是如此!太阳每天照常升起,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一切终将远去,烟消云散归于平静,成为永远的回忆……。   

     伴随着共和国的坎坷步伐,我们走过了跌宕浮沉的特殊年代。插队已成为历史,一代人的青春悲剧,就在那轰轰烈烈的年代里无声无息地草草收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全中国有良知的人们都在沉思冥想。所谓知青,不过是在动乱年代,一大批青少年以自己的宝贵青春和花样年华在为苦难的共和国及高层的荒唐决策买单! 每一个知青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毎一个知青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经历。那曾经的岁月留给我们的是太多的心酸与无奈,太多的痛苦与感慨。但是,每当我们回忆起50年前炼狱般的痛苦经历,竟然是温馨多于苦涩,收获多于遗憾,愉悦多于泪水,乐趣多于苦难。不是我们漠然,不是我们健忘,不是在为谁讴歌,也不是在为这段历史颂扬。这是由于沧桑岁月的经历和浴火重生的涅槃,给我们的人格铸就了特有的淡定与胸怀,特有的坚韧与力量!

   ——谨此献给同患难的兄弟姐妹,献给农村插队五十周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