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北京知青的山阴情怀

北京知青的山阴情怀


(2015-04-09 08:16:3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cca87d0102vl4g.html


这本书时时刻刻提醒我:你是一个农民。也时时刻刻激励我:一个农民,咋了?


北京知青的山阴情怀

――再读《康庄往事》

几回回梦里回康庄,双脚踏定黄花梁。

四十多年前,北京中学生高富帅赵杰兵、白富美黄梅来到山阴农村插队落户,他们细皮嫩肉却豪情万丈,在康庄、合盛堡战天斗地,艰苦磨练了十年。从此,与山阴结下不解之缘。

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地位身份如何升迁,他们始终牵挂着山阴,牵挂着康庄乡亲。退休后不顾年老体迈,上下求索,居然在盐碱地为康庄村打出两口甜水井。拖着病体写成一部《康庄往事》,他们与康庄的故事、他们对康庄人的仁爱情义感动了无数人。

一本《往事》两口井,是赵杰兵黄梅夫妇回馈第二故乡山阴的宝贵礼物。

山阴人在北京有一个松散的群众性公益组织――“北京山阴学友会”。2014年底,学友会决定举办2015年新春联谊会,责成我编写、制作一部电视专题片《山之鹰 我之梦》。在编写“山阴知名学友”章节中,学友会一致推举将赵杰兵黄梅夫妇纳入其中,并要求隆重介绍。这说明山阴人早已将赵、黄夫妇当作了自己人。

《山鹰》杂志主编特意写来赵黄夫妇简介,并寄来收藏的照片。当时,我已初读过《康庄往事》,以我有限的认识,化用贺敬之的《回延安》,自作主张加了本文开头那两个自鸣得意的句子。


最近,再读《康庄往事》,温故而知新,应该说体会更深了。

《康庄往事》的写作直接源自作者多年前对大娘(书中人物)三千多字的怀念日记,深层原因是割舍不掉的山阴情康庄情以及对青春年华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缅怀。《康庄往事》既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晋北农村的风情画卷,更是北京知青拳拳山阴情怀的生动写照。

康庄十年,我成为地地道道的农民


上世纪三、四年代,全国各地青年学生热火朝天奔赴延安,面对如此欣欣向荣景象,毛泽东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大意是:衡量一个青年学生真革命、假革命、反革命的唯一标准是他愿不愿意与工农相结合以及结合的程度。这句名言对于当今的青年人已经匪夷所思了,但它鼓舞和指导了当时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也构成六、七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理论根据之一。

这句名言、这个运动鼓舞和影响了20岁的赵杰兵。他上的山是黄花梁,下的乡是康庄村。

开卷有异。我们看不到“知青文学”惯有的苦难和控诉,扑面而来的理想信念、革命豪情、行动自觉,以及面对恶劣生活条件的不懈努力和坚毅顽强。这在《初到康庄》一节中得到了印证,我们读到作者的好奇和兴奋,还有康庄人的温暖和真情,“你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从北京来到康庄插队落户,今后就是一家人了……”

在《做个“受苦人”》中,我们看到作者的主动适应农村生活。从“大雁式”挑水、砍冻粪、打坷垃,到拉砘轱辘、锄田、推碾子、薅苗子,再到惊心动魄的赶大车。“…我们在康庄村的第一年,最重要的是过了‘劳动关’,也就是说‘受得了苦’,算得上合格的受苦人了!…乡亲们说起我们来都称赞我们是‘好骨头’。”“集体劳动有一种红火劲儿,天南地北地聊着就把活儿干完了,也是一种享受。”“插队的第一年,在艰苦的劳动磨炼中度过去了。脸黑了、手糙了、筋骨硬了,从外表看,和本村的年轻后生已是一个模样。”

到康庄插队一年后,赵杰兵被推举为九队副队长。作者这样写道,“芝麻大点的‘官’带给我的兴奋和鼓舞是巨大的。…后来的几十年中,我的职务多次变动,‘官’越做越大,但带来的兴奋感都无法与当九队副队长这次相比。…”新官上任,处理第一件公务只能是用私钱垫付,促使想办法拉砖挣钱。面对大喇嘛督哒的公开轻蔑,赵杰兵横下一条心,动脑筋,下苦力,化肥事件扩大了知青的影响力,娘子军儿童团弥补了劳力的不足,与崇喜家的碰撞既坚持原则又热情感化,等等。九队终于翻身了,作者自豪地写道,“…是我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经历。”

《丰收》记述了深耕土地、开挖渠道、拉电三件大事,特别是赵杰兵负责的拉电一事,写到如何运输挣钱、走后门买电线杆,以及水日子的纵横捭阖。一个成熟的大队干部形象跃然纸上。

似水流年,我永远难忘康庄乡亲



全书独立成章共写了九位人物。角度不同,深浅不一,风格各异,但都寄予了深深的眷恋。

无名无姓炊事员大娘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典型形象,是雁北农村妇女的标志性代表:勤劳、质朴、持家。知青们和大娘建立了母子般的感情,大娘1975年的北京之行,知青们竭尽所能百般照顾,既让老人大开了眼界,也让老人感到无尚光荣,“皇帝的金銮殿都去过了,这辈子死了也不屈了!”

可能因为同事熟悉的缘故,作者笔下的老光棍苏国龙形象逼真,活灵活现。他好象就立体地站在我们面前:从流着口水的嘴里拨出烟枪,胡乱地擦一擦,递过来,“小赵,来抽上口,解解乏”;“你个日死你妈的反革命、坏分子。连东方红谷子也敢偷呀!看我们贫下中农抓住你怎样整戳你”;剃了头、刮了胡子,焕然一新的老男人推莜面窝窝…一个农民老光棍和一个知青小光棍,在一间小破房子里开怀畅饮、高谈阔论、酒足饭饱、神采飞扬。

作者参加工作后,每年春节前要往康庄寄两份钱,一份给大娘,一份苏国龙。用苏国龙的话说,“这后生仁义呀,是怕我过年吃喝不上。”

大喇嘛武文银手指点着,公开表示轻蔑,向他发出挑战;兄长马锡栋与他彻夜长谈;领导兼诤友马福对他说“聪明显于外,不是养家之子“;多才多艺的第一个知青副队长杜长庚一脸阳光向他走来;能人刘氏兄弟与他侃侃而谈;编外知青郭凡两下湖南找他。这些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向读者走来……

有生之年,我竭尽所能回报康庄乡亲



“离开村子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北京吉普在乡村土路上颠簸地行进,车灯射出两道雪亮的白光,一跳一跳地将前方的路照得异常清晰。我凝望前方,心里清楚地知道,今后的路还很长,但不论遇到什么坎坷我都有信心跨过去。康庄的盐碱地已磨硬了我的脚板。”

这是作者在雁北插队十年(其中有四年在北京上学、工作),离开康庄时的情景再现,心路写照。

在最年轻的时候,在最艰苦的时候,他在康庄度过。康庄人温暖了他,康庄事磨炼了他。他在康庄成长、成熟,他从康庄走向未来。

不长的十年,让他终身难忘。

他要竭尽所能回报康庄乡亲。

从给大娘、苏国龙寄钱,到帮马锡栋、郭凡看病,他一刻也没有忘记回报康庄乡亲。但他认为这些远远不够,他要在盐碱地为乡亲们打出甜水井。

众所周知,这是件难事。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开始游说、动员、找专家、筹款,时刻关注着打井动态。“同心井”总算扎成了。

为了确保吃水安全,在第一口井的庆功会上,他又开始谋划第二口井。为了筹集资金,殚精竭虑;钻机由天津路过北京时,专程在路口等候,要亲眼看看这个庞然大物;身在北京时刻关注着康庄打井进展;不顾病体,亲到现场参加“国机井”落成仪式。

“我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情离开了康庄。我知道,年老病重的我再回康庄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我的心永远为你祝福――愿亲爱的家乡更美好,愿祖国更繁荣富强。”

掩卷长思,百感交集。

北京知青了不得,佩服。从大城市来到荒凉的雁北,吃得了苦,受得了罪,好骨头。赵杰兵锻炼成一个合格的农民,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村干部。

北京知青重感情,感动。在艰难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他们与当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建立了长久的私人感情,他们把康庄当作了自己的家。

北京知青懂回报,敬仰。从他们插队那一天起,知青们就一直在回报乡亲。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通过不同方式为康庄做好事。相信《康庄往事》呈现出来的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大的部分不为人知。

一本略显普通的书,感动了我,影响了我。因为全书讲的是我的故乡,我的乡亲。他们的音容笑貌、特有方言让我想到我自己。想到七十年代的雁北农村,当时我刚刚记事,大娘的形象、苏国龙的形象就是我身边的乡亲和亲人。这本书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你是一个农民。也时时刻刻在激励我:一个农民,咋了?

最后,我提一个不成熟的建议:

希望有智慧有远见的山阴人士、朔州人士,以《康庄往事》为蓝本创作一部剧本,借鉴电影《唐山大地震》的运作模式,吸取电影《一个不能少》的拍摄方法,向更深层次挖掘,拍一部完全不同以往的知青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

准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