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北京北京四中学长20年扎根查干淖尔

北京老爷子20年扎根查干淖尔,想用一己之力拯救这个曾经浩瀚如海的美丽湖泊


原创: 王琪鹏 张林     
北京晚报
2018.8.24


“看,这就是碱蓬。”郑柏峪指的方向,就是著名的查干淖尔湖。远远望去,种植了六万多亩碱蓬的干湖盆地,就像铺了一张巨大的绿毯。

郑柏峪(右)和牧民志愿者阿生在查干淖尔湖畔。

2002年,一望无际的查干淖尔咸水湖彻底干涸,深深震动了曾在这里插过队的郑柏峪。他开始频繁地往来于北京和查干淖尔之间,一年之中常常要往返几十次。

他只有一个目的:拯救查干淖尔。

初见:

曾泛舟湖上,8米长的竹竿够不到湖底


8月的几场暴雨之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查干淖尔镇的草场长“疯”了。十几年来,当地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雨水充沛。但对于这里的查干淖尔湖来说,这些雨水尚不足以让它“起死回生”。

查干淖尔干湖盆远眺


    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在郑柏峪心中,她是一个如同大海般浩瀚的美丽湖泊。1968年,北京四中毕业的郑柏峪和十几名同学来到阿巴嘎旗查干淖尔公社的红旗大队插队。这里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边缘,是草原与沙漠的中间地带,有着神奇的自然景观。

        查干淖尔湖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湖泊。郑柏峪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依然清楚记得初见查干淖尔时的那种震撼:“一望无际,水天一色,像大海一样,浪涛滚滚。”他曾经泛舟湖上,8米多的竹竿竟然够不到湖底。

    当时,查干淖尔湖已经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湖面,大湖是咸水湖,没有鱼类生长;小湖是淡水湖,是当地的渔场。查干淖尔还是水鸟栖息的地方,有一种叫“布和小包”的鸟,竟然会像牛一样哞哞叫,十分稀奇。

    1981年,郑柏峪回到北京工作,但他依然牵挂着查干淖尔,经常回去看看。但每回去一次,他的心情就会沉重一次:浩瀚的查干淖尔湖正在干涸,沙地的红柳林大片枯死,山丹花、黄花等植物几乎绝迹,黄羊、狍子等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少。看到第二故乡的生态正逐步恶化,郑柏峪欲哭无泪。


    1999年,郑柏峪办理了提前退休,成了一名草原生态保护志愿者,开始频繁地在北京和查干淖尔之间奔波。

TOP

作战:

种下几万株速生杨树,只剩几十棵幸存

    2002年,80平方公里的查干淖尔咸水湖彻底干涸。接下来发生的事更可怕:干涸的湖底白茫茫一片,全是盐碱粉尘,大风一刮,地上像下了霜一样,造成草场严重退化。盐碱粉尘吸进肺里,人会咳嗽个不停,牲畜也会患上肺炎。落到草场围栏上,铁丝网不到一年就生锈。

可怕的还不只于此。

    在全球变暖的进程中,查干淖尔越来越干旱。注入查干淖尔湖的高格斯太河经常断流,查干淖尔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湖水最深处仅有2米。


查干淖尔咸水湖干涸后,地面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


    在大自然面前,人往往是无力的。在查干淖尔淡水湖畔,有一座风蚀严重的纪念碑,这里曾是一片苗圃。2000年,郑柏峪在一家企业的赞助下,种下了几万株速生杨树。树苗种下去两三天,叶子就干了,用抽水机整天浇水,一个星期后,地面却泛出一片白色。一问才知道,是浇水把地下的盐碱提了上来。如今,湖畔只有几十棵树幸存下来,和纪念碑一起提醒着人们:植树造林在这里行不通。

    中文系出身的郑柏峪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地拜访专家,才知道锡林郭勒草原远古时期曾是海洋。草原表层50厘米以下,就是盐碱土。他还了解到,像查干淖尔这样的干盐湖,正是北京沙尘暴的源头。如果生态继续恶化,查干淖尔将会成为沙漠,与浑善达克沙地连为一体,威胁着整个锡林郭勒草原。

TOP

治碱:

碱蓬达六万多亩,覆盖三分之二的湖盆


    经历过惨痛的失败,郑柏峪明白,拯救查干淖尔,要用科学的办法。如今,查干淖尔干湖盆地上这条10公里长、4公里宽的碱蓬带,就是他采用科学办法治理盐碱的结果。碱蓬是盐碱土壤的先锋植物,分布于我国沿海和西北地区。辽宁盘锦的“红海滩”,就是海边的碱蓬形成的。


绿色碱蓬地和白色的干湖盆形成了鲜明对比。


    2003年6月下旬,郑柏峪和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宋怀龙开始在查干淖尔干湖盆地试种碱蓬。月底,播下的种子便开始发芽,试验取得初步成果。第二年,他又进行了1000亩的碱蓬撒播实验,证明查干淖尔可以生长碱蓬。郑柏峪很快发现,查干淖尔地区风大,而干湖盆地平整如镜,大风一刮,就会把碱蓬的种子吹走,使之无法着床。所以,光靠自然的力量无法使碱蓬生长形成规模。

    于是,他和当地牧民想出来一个办法:在地面翻开一条条沟,采用人工播种。

    2008年,经历了数年的试验,郑柏峪开始在查干淖尔大规模种植碱蓬。播种经费全部来自募捐,由于一年只能募集到四五十万元,他们每年最多只能种植一万亩。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十年间,查干淖尔干湖盆地的碱蓬终于达到了六万多亩,已经覆盖了湖盆三分之二的面积。剩下的三四万亩,他们还要继续种下去。

    为了能够随时观察碱蓬的长势,郑柏峪在查干淖尔湖附近买下了一座蒙古包。在草原上的家里,郑柏峪的书架上摆满了关于草原生态环境的专业书籍。有了科学知识的指导,他在查干淖尔淡水湖畔又种了一片生态林,这片生态林目前成活率接近100%,为了照顾它们,郑柏峪中午常常顾不上休息。

TOP

还绿:

“他把草原当成了自己的故乡”


  阿生是查干淖尔当地的牧民,也是一位志愿者。十几年中,他一直是郑柏峪的搭档。在他看来,郑柏峪和别人很不一样。

  在查干淖尔,北京牌照的车辆很常见。许多人来到查干淖尔,都会有所感动,但感动之后便没了下文。郑柏峪刚回到查干淖尔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他只是“故地重游”。当了解了他的计划时,大多数人也认为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可能实现。

  还有人对郑柏峪放弃北京的舒适生活来到查干淖尔吃苦而疑惑不解。郑柏峪却有一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我当过这里的大队书记,我责无旁贷!”


经过十年的种植碱蓬,郑柏峪身后的这片碱蓬地土壤淡化效果明显,长出了虎尾草。


  71岁的郑柏峪是一名癌症患者。2012年,阿生得知郑柏峪做手术,专程到北京来看他。没想到,见面第一句话,郑柏峪问:“查干淖尔下雨了吗?碱蓬怎么样了?”

  “他把草原当成了自己的故乡。”阿生说。郑柏峪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对草原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41岁的阿生在草原上长大,他不认识的小路,郑柏峪却知道。阿生是草原上的“百事通”,一般的动植物,他都能叫得出学名。他说,这也是从郑老师那里学的。长时间的耳濡目染,阿生也成了一名环保主义者。

  郑柏峪说,无论是种碱蓬也好,种生态林也好,虽然改变不了全球变暖的现状,但是可以改善局地的小气候。仅在今年春天,他们就观测到两万多只候鸟在查干淖尔湖栖息,其中四五千只都是天鹅。

  郑柏峪有个设想,开发碱蓬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造福查干淖尔。在查干淖尔干湖盆地的碱蓬地里,已经有一些地方长出了虎尾草。“这是植物的替代效应。”郑柏峪欣喜地说。种植碱蓬后,土壤得到了淡化,得以让一些不耐盐碱的植物也开始在这里生长。而土壤淡化之后,碱蓬则会逐渐退化。“所以我们叫它‘先锋植物’,从这个角度来说,碱蓬是一种伟大的植物。”

TOP

令人敬佩的老学长

TOP

浑善达克沙地(区兆成编辑于百度百科)

浑善达克沙地沿西北——东南方向横亘于内蒙古高原长约450千米,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100多米。在克什克腾旗、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和多伦县等9个旗县()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境内,总面积3567万亩。在克旗境内1075万亩。沙地由浅黄色沙粉组成,多为固化、半固化沙丘。


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著名的有水沙漠,其中分布着众多的小湖泊、水泡子和沙泉。泉水从沙地中冒出,汇集成小河。大部分小河的水流进了高格斯台河,再注入查干诺尔湖。也有的小河水流进水泡子,或只是时令性的河流。

浑善达克沙地水草丰美,景观奇特,风光秀丽,被人称为塞外江南,或是花园沙漠。这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较多,是候鸟的产卵繁育之地。沙地中还有很多珍稀的植物和药材。

由于气候持续干旱和过度开垦,草场超载,造成草场退化,河流湖泊萎缩,沙化日益严重。研究表明,浑善达克沙地已成为困扰北京的沙尘的主要源头之一。

候鸟迁徙锡林郭勒草原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每年三、四月份,湖面上的冰一化开,大批候鸟从南方飞回,来到查干诺尔湖或浑善达克沙地中小湖、泡子周边的芦苇、蒲草中栖息、产卵、育仔。

原轻工业部退休干部的郑柏峪先生,是原来在查干淖尔苏木插队的知识青年,退休后在那里进行了详细考察,他说: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生存环境改变,再加上人为的搅扰、捕杀,候鸟再也不敢来了。走投无路,有的不得不到北京的公园、湖泊、河流地带繁衍后代。

在沙窝子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水呢?刚接触浑善达克沙地的时候,人们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当你详细地了解之后,不禁会为浑善达克沙地的未来担心,因为近些年气候变化,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消失,河水断流。加之沙化加重,树木枯死,草场退化,严重地威胁着这片美丽的花园。对于这一生态变化,人们不仅束手无策,也不了解其原因。有人提出是降水减少的缘故,但是生长在沙地上的红柳为什么也会死亡呢?

浑善达克沙地里有许多神奇的地方,比如沙窝子里的德格力图,是一个长满芦苇和蒲草的小湖,它的周围还有几个类似的小湖。它们是由地下水直接形成的,湖水清澈见底,冰凉刺骨,人们都不敢下去。茂密的苇草长在离湖岸几米远的水里,由于有水的保护,这里成了候鸟产卵育仔的好地方。每年四、五月份,大批的候鸟来到这里,时鹤鸣鸭叫,好不热闹。

在浑善达克沙地众多的水泡子里,扎汉宫是最神奇的了。它位于德格力图南方二公里的一个大沙丘脚下,是一个直径不到五十米的圆圆的小湖。它的神奇表现在深度上(蒙古语中,宫就是深的意思),如果问当地老乡有多深,他们会点着头说:深,深!没底。曾有人用十五米长的绳子系了块大石头,竟没能探到底。更奇怪的是,这个小湖的周围全是沙窝子,流沙会流进湖里,草原上的大风会把沙土吹进湖里,可是多少年来,它还是那么深,从来没有被淤塞过。无论天旱、天涝,它的水总是那么多。这么小湖里有很多的鱼,是清一色地全是鲫鱼。这些鲫鱼的颜色比一般的鲫鱼黑,个体不算大,但肉味鲜美。沙地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湖,都有这种鲫鱼,过去是献给皇帝的贡品。

在浑善达克沙地的腹地,沙丘连绵不断,上面长着沙蒿茅草黄柳,而众多沙丘的围成的的塔拉(平地)上则是美丽的红柳林。在红柳林中间,有许多奇花异草,有的地方甚至有上千亩的野生黄花菜,花开时节,金光耀眼,十分壮观。郑柏峪先生说,京城虽言美,终究不是鸟类的天堂。美丽的查干淖尔湖,神奇的浑善达克沙漠,才是它们栖息、繁育后代的最佳地。必须保护好那里的生态环境,减少人为的搅扰,还鸟儿们一片清静、一块乐土。

地貌特征

浑善达克沙地多为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沙丘大部分为垄状、链状,少部分为新月状,呈北西向南东向展布,丘高1030米,丘间多甸子地,多由浅黄色的粉沙组成。

景观介绍

景观分为固化沙地阔叶林景观、固化沙地疏林景观、沙地夏绿灌木丛景观、沙地禾草木景观、沙地半灌木半蒿类景观及流动沙丘或裸沙景观。

什克腾旗的达尔罕乌拉苏木地处浑善达克沙地东部边缘,这里生长着以沙榆为主的大面积沙地疏林。万物复苏的春天,沙丘间的一株株沙榆吐出嫩绿的榆钱,使沙地上充满生机;烈日炎炎的夏日,形态各异的沙榆枝叶相连,为茫茫沙漠撑开绿荫;霜冻后的深秋,橘红色的树叶又让沙地层林尽染,景色宜人;白雪皑皑的寒冬,沙榆树又成为防风固沙的勇士,迎风傲雪,昂然挺立。达尔罕乌拉往东相隔二十多公里是白音敖包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地 3.6万亩。生长着世界珍奇的树种——沙地云杉,此树属常绿乔木,极耐寒冷和干旱,既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又能防风固沙、保护草原。沙地云杉不仅创造了沙漠生命的奇迹,还以其不畏严寒、傲然挺拔的雄姿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此树由于生存年代久远且具有极强的固沙能力,因此被称为沙漠上的绿宝石生物活化石

近年来,在克什克腾旗响水电站周围沙的丘上,又发现了3万多亩生长着杜松和油松的混交林。杜松和油松均属亚乔木,是抗旱固沙的优良品种,在固定的沙丘上和半固定的沙丘上都可以生存。在我国北方,这是实属难见的原始森林。

自然资源

在沙地和草原上,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是一大自然景观。克什克腾旗境内有大小河流共21条,可分为两大水系。北部的查干淖尔水系,主要有流经浑善达克沙地的高格斯台河,芒克敖里木河等内流河;南部属滦河水系,主要有发源于克旗南部低山丘陵区的上都河、慧温河等外流河。境内河流总长度283.9公里。除此之外,还有水泉16个,湖泊(诺尔)142个,最大的淡水湖是扎格斯台诺尔,最大的咸水湖是浩勒吐音诺尔。在春季和夏季,主要河流和湖泊中栖息着许多珍贵的鸟类。

浑善达克沙地的植被类型丰富,拥有种子植物共计708种。东北部有杨树、桦树次生林,西部丘陵地带的阴坡有岛状灌木林,北部是沙地榆树疏林,中部有大面积的草原。正蓝旗草原上,夏季的蓝天、白云、百灵鸟与星罗棋布的湖泊,蜿蜒曲折的河流和一望无际的山峦、树丛、草甸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草原图景。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兆丞 23:47

郑伯裕是四中校友。现转发我们班群的一些聊天


兆丞 23:48

今天晚报整版报导在内蒙插队的四中校友郑柏峪的事迹。力平兄应认识他吧?


兆丞 23:48

罗龙兄:我认识郑柏峪。7月18日我们去阿巴嘎旗时路过查干淖尔,就是在他创办的基地吃的午饭。饭后他领我们去参观当年种的碱蓬,据他说,干涸的湖底他已经治理了60%。他们十个人是1968年8月学校分配去的,插队的红旗大队就在查干淖尔边上,而我们大队离大淖尔有40里地,那时两队知青就互有往来。1998年国务院精简机构时,因为工龄已够30年,柏峪就从轻工部办理了退休手续,他说想干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现在他在治理盐碱地和改善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方面已堪称专家,有很多值得关注的见地。下面发一篇我编辑过的百度百科关于浑善达克沙地的介绍,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编辑对这片沙地并没有多少知识,很多见解都是从柏峪那里听来的。同学们有兴趣可以看看。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