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在收割玉茭子的日子里

收割玉茭子的日子里         (2014-05-28 10:55:11)[url=]转载[/url]

标签: 知青 山西雁北 插队 玉茭子 农民分类: 插队记事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437a94f9be7690c66c0101a43f7622ba7d3020fd78449e3732a465015e8ac57240773d4d27d1716df424b9e862173471451b58cb88a5dadb985595f9f2745676b825661d50ed8cf5156c737912ae9ad1ae6adf14284d8d0c4ae5444bb51120bf0e78a2a1764ca78831f2693d28e39634b57fab33f3fb91f353e9e505dab17a7bd677907f6b786001fd42aa7304cc8b835c76f4ea852b94f457911b74bc50f572c3aea1922ae463e0691a816a72e6e4054ec0eece7&p=ce7edc15d9c64afe1fbbc7710f07&newp=ce769a4782934eaa53a9d4314f4392695803ed603bd5da01298ffe0cc4241a1a1a3aecbf22201300d2c07a620aa4425ee8f13074360234f1f689df08d2ecce7e7b&user=baidu&fm=sc&query=%D4%DA%D1%E3%B1%B1%C5%A9%B4%E5%B9%FD%C0%B0%B0%CB+%E6%A4%E6%A42013%D0%C2%C0%CB%B2%A9%BF%CD&qid=b1cb115900000dd3&p1=3

    山西插队的那三年,每年了阴历七月十五就算进入秋收了。开始收玉米,割高粱,割谷子,割黍子,收豆子,然后是刨山药,到十一月份左右就该砍圆白菜,拔萝卜,挖蔓菁。那时候,下了工,每个人挎的篮子里都“装满丰收的果实”,连自家的鸡,羊,猪,兔子都跟着沾光。秋收到来时,收割玉茭子(雁北方言,指玉米)场面那算是最壮观,实际哦按也是最长的了,全队的劳力齐出动,男人们的腰后都别着把镰刀,女人们胳膊弯里都挎着个篮子。

收割玉茭子的日子里         (2014-05-28 10:55:11)[url=]转载[/url]

标签: 知青 山西雁北 插队 玉茭子 农民分类: 插队记事

    山西插队的那三年,每年了阴历七月十五就算进入秋收了。开始收玉米,割高粱,割谷子,割黍子,收豆子,然后是刨山药,到十一月份左右就该砍圆白菜,拔萝卜,挖蔓菁。那时候,下了工,每个人挎的篮子里都“装满丰收的果实”,连自家的鸡,羊,猪,兔子都跟着沾光。秋收到来时,收割玉茭子(雁北方言,指玉米)场面那算是最壮观,实际哦按也是最长的了,全队的劳力齐出动,男人们的腰后都别着把镰刀,女人们胳膊弯里都挎着个篮子。




     

        到了地头放眼望去是一片片望不到头的玉茭子地,大伙儿先地头歇歇。随着队长一声“受——咧——(雁北方言,指干活了)”的吼叫,收割玉茭子开始了!每人负责两垄掰玉米,那真是左右开弓,眼睛和手要配合得很好才能掰的快,队长就后面检查掰干净了没有,只要被他发现有落下的玉茭子,那骂声能传遍整个玉米地。我一头钻进玉米地就只听见刷拉刷拉的叶子声,根本看不到别人了。我将玉茭子掰下来,放挎的篮子里,等篮子满了再从地里挎出来倒地中间堆起的玉茭子上,要记住自己是从哪里走开的,否则回去就找不到自己的垄了,那才麻烦了。

       休息的时候,我给老乡连比划带表演的讲起了“熊瞎子掰苞米(东北对玉米的称呼)”的故事,逗得老乡们一片笑声,有时候大伙儿让我们知青给他们唱歌,我记得我唱的是《南飞的大雁》,是一首藏族歌曲,声音悠长婉转,词儿很少,妇女们就让我教她们唱,我看见有的妇女捂着嘴吃吃的笑,我就大声批评她们,她们说“老羞的(雁北方言指不好意思的)”我说:“唱歌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声唱————”可教了几天她们也没学会,真是烂泥扶不上墙(雁北方言,指不中用)可她们唱的山西小调却有滋有味的,不我能很快学会,时至今日,我对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依然情有独钟。

    有时会有老汉给大伙儿“道古”(雁北方言,指古代的故事),道的古都是行侠仗义,打打杀杀的,女人们不喜欢听,都是年轻的小后生们围着听,年轻力壮的后生们则聊着单车(雁北指自行车),电驴(雁北方言指摩托车)和板蛤蟆(雁北方言指小汽车)的新鲜事儿。大伙儿一边歇着一边把半熟的或者玉茭子里面“瞎”了的(长得不饱满的玉茭子)挑出来,装进自家的篮子里,准备带回家,这是可以煮着吃或者喂羊或喂猪的。

       堆成山的玉茭子由年纪大的女人们将皮剥下来,于是黄灿灿的玉茭棒子被装入麻袋,装车,由马车和牛车拉到各队的场面。那里,上年纪的老汉们早已把场面扫得干干净净,玉米被倒出来,不一会儿就堆成了山,秋日的阳光照耀下,金黄一片格外的鲜艳夺目,老乡们选择十七八个编起来挂自家房檐下,和已经晒得鲜红的一串串小辣椒相映,衬托出农家小院的丰收和喜悦。




   

        割玉茭子的地里,壮劳力们跟掰玉茭子的女人身后,将玉米杆割倒,捆好立起来,让风吹透。一般是等到秋收结束后,玉米杆都干差不多了,用马车来回到各队的场面上,堆积起来,到了冬天用铡刀切割碎块,这就是牲口的草料了。我和另外一个女知青也借老乡的镰刀试着割玉茭杆子,那还真需要力气,否则割不下来,劲儿不到,割的茬子太高,就白糟蹋了。所以腰要弯的低才行。没干一会儿,我就满脸是汗,气喘吁吁的了。另一个知青一个来回下来手上起了两个大血泡,败下阵来。

    玉茭子收割完后,男女老少都会到场面上来剥玉茭子,玉茭粒堆积场面,每天都由看场的老汉们摊开来晒,傍晚再收起来,一直到干透,再装麻袋进各队的库房。而剩下的玉茭轴则分给老乡们拿回家烧火。

       中午下了工,有些老乡是不回家的,说是看玉茭子怕别的队人来偸,其实也是想趁机会吃烧玉茭子。我们知青是一定要留下来的,因为我们没有回家做饭的营生(雁北方言,指干活儿)老乡将割下来的玉茭杆子捡干透的堆积起来,点火后,将挑选出来的嫩玉茭的底肚穿根筷子粗细的树棍,把玉茭放火上烤,一边烤,手一边转动,使玉茭子受热均匀。原野上到处都弥漫着玉米的香味。

    不一会儿家里的孩子提着饭罐送饭来了,饭罐里是小米粥,罐上的小碗里是自家腌制的咸菜,野外吃饭的感觉特好!




   

         插队让我体会到当农民的辛劳。农民一年忙到头,未必就能丰收,因为从播种到收割,这中间的风险是很大的,要经历旱灾,涝灾,虫灾,风灾,暴雨,浇地,除虫,锄草,送粪,追肥等等各种的考验,稍有差池一年的辛苦就全泡汤了,甚至颗粒无收。我们那里一个工才三毛钱,一个工是壮劳力才能拿到的,是十分,妇女只能是三分,四分。算下来那时的我干一天才挣一毛钱,我们川下还是好的,当地老乡唱“新旧裴村三合号,五谷杂粮总管要(雁北方言,指粮食多)”山上的大队一个工才八分钱,妇女干一天三分钱。想想看,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几亿农民真是太苦了......




返回列表